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欧洲杯押注app >>欧洲杯押注app >> 正文

欧洲杯押注app

欧洲杯押注app

【欧洲杯押注app】欧洲杯押注app“刷脸”住院

信息来源: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:2021-03-30 浏览次数:
字号:
+-14

微信图片_20210330085626.jpg

  欧洲杯押注app(欧洲杯押注app)中心院区3号病房楼入口处,每个人在进入病房楼前,都要注视右前方几秒钟。沿着人们的视线看去,是一套“刷脸”通行的人脸识别终端。

  “刷脸”进楼,3秒通行。自去年疫情防控期间起,为降低人群聚集带来的风险,“一患一陪护”已成为各大医院病房管理的重要疫情防控措施之一,每位患者只可由一名陪护人员陪护并禁止探视。去年12月份,省立医院统计与病案管理科主任、远程医学中心主任张喜雨,主导研发出人脸识别终端并在中心院区病房楼入口启用。

  智慧管理,机器把关,提高效率,减少潜在风险。据张喜雨介绍,该系统不仅可将人脸与身份进行比对,还可将患者与陪护人、人脸与后台核酸检测结果及现场测温结果进行绑定。从人们开始认证到进入病房楼,通常只需3秒左右,速度之快,几乎无需停下忙碌的脚步。入楼核验的精准度与速度均显著提升。

  “只要患者或陪护人登记过人脸信息且仍在住院或陪护期,该系统就可快速认出面前人并核验一系列信息。”张喜雨介绍,一旦患者出院,一切信息就会解绑,系统将不再放行该患者及陪护人。

  在人脸识别系统启用前,病房楼门口安保人员需逐一核验陪人证、入院证明等资料,不仅费时费力、有漏洞,还经常引起患者及家属的各种不满,导致配合度降低、就诊体验下降,同时也给疫情防控带来隐患。据统计,省立医院中心院区每月住院人数约1万人次。其中,由于不知情或不理解,仍有未经登记的探视人员甚至闲杂人等趁乱混入或硬闯病房楼,不仅增加院内交叉感染风险,也易激化矛盾。

  优化预约住院流程,改善病区入楼核验方式,让信息多跑路,让患者少跑腿。据省立医院工作人员刘玉介绍,医院还同时启用电子入院凭证程序。该程序嵌入到HIS(即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,医院信息系统)中执行,借助已有的院内信息流通系统,让信息多跑路,省去患者不必要的跑腿登记环节。

  使用该程序时,医生只需通过系统为患者开具电子入院凭证,系统就会将信息自动反馈至护士站,方便其获知床位需求并进行资源分配。工作人员只需要点击一下,入院通知便会通过短信方式送达患者方。如果开具纸质入院凭证,患者或家属就需要亲自持凭证前往护士站询问床位情况并登记,相比之下,后者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时有错登、漏登等失误。

  不仅如此,持有电子入院凭证的患者,在接到入院通知后,还可以通过扫描凭证中的二维码提前完善个人信息,之后只需在指定时间直接前往住院部自助机办理人脸信息登记,便可入住病房。

  借助电子入院凭证,患者前往护士站登记预约、住院部排队填表的环节均被省略,住院当天的登记操作,通常仅需约3分钟。据刘玉等人估算,在整套入院流程中,患者及家属可节省半小时左右的时间。

  拒绝老年人被技术“边缘化”。程序考虑到老年人群对新技术的理解、操作能力有限,省立医院对登记操作进行了设计简化。以内容相对较多的个人信息完善为例,只需拍摄身份证即可补充姓名、性别等基本信息,而其它内容,也多为简单的勾选操作。

  智慧医疗,让就医更方便。近年来,为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与患者体验感,省立医院持续探索“互联网+医疗”模式,不断优化就医流程。预约住院登记、床位分配、个人信息登记等多个预约住院流程优化“小试牛刀”效果初显,正在院区大力普及。“下一步,我们打算将医院信息系统与医保进行联网,简化预缴费用、医保核算等多个流程,进一步方便患者。”张喜雨说。